• 文号
  • 索引号
  • lsx101/2023-00001
  • 关键词
  • 主题分类
  • 教务公开
  • 体裁分类
  • 服务对象

鲁山县实验中学发展规划

发布日期:2023-05-17         浏览次数:

牢记使命抓育人   凝聚心智提质量

———鲁山县实验中学发展规划

 鲁山县实验中学建校于1956年,校名为鲁山县第六高级中学,位于鲁山县钢厂路99号,后更名为鲁山县县直中学,2003年更名为鲁山县实验中学

现有30个教学班,2400名学生,136正式教职工,其中高级职称38人,中级职称58人。学校拥有省级、市级骨干教师22人,省优质课教师3人,省级名师1人,市级名师6人,省学术带头人1人,市学术带头人13人,市优质课教师43人,县优质课教师69人,师资力量雄厚。学校有教学楼、实验楼、办公楼、男、女生公寓楼、标准化学生餐厅,学校实行级部管理负责制,实行纵横两条主线的管理(行政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),学校30个教学班均配备多媒体,倡导向课堂要质量,凭管理出成绩。面对留守儿童多、在外务工人员子女多、城乡结合部学生多的情况下,达到低进高出的良好效果。

但是,学校未来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挑战。面对新情况,学校发展的目标及定位还不十分清晰;面对新课程和新考,教学工作及备考工作还是相对滞后;面对新发展,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,学校的管理模式还没有调整;面对新时代,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、精气神及业务水平等还要进一步的优化。总之,学校要进一步牢记使命抓育人,凝聚心智提质量,为实现“办有声誉、有影响的优质学校”的目标而共同奋斗。

一、 办学思路
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,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,大力培育以“国学文化”为底色的校园文化,大力培育以“法治教育”为特色的育人体系,大力培育以“启发、讨论、体验”为主的情景教学模式,优化内部管理,做大做强初中教育,做精做优教育,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,提升教师素质,激励改革创新,激励特色发展,激励敬业奉献,凝聚心智办有声誉有影响的优质中学。

二、 目标及定位

学校发展目标:鲁山县名校,市级示范性学校

教师培养目标:打造有深厚教育情怀、高度教育自觉、精湛教学业务的教师队伍

、主要措施

1. 强化党建引领,推动工作提质

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动摇,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全面强化学校党建工作,让党组织成为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堡垒,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实现学校中长期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。

一是强化政治建设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推进从严治党落到实处,提升学校党委落实立德树人的能力与水平,确保学校思想一致,行动一致。

二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管控要求,落实“三审三查”制度,落实网络舆情管控要求,不断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,确保阵地不丢,立场不变,工作不减。

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。学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打造新时代的“四有”教师队伍。学校不断抓住“关键少数”,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。学校不断加强责任督查,通过党办与督导室一起盯紧工作的落实落细。

四是强化学校党支部建设。引导和规范学校党支部的日常管理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制度。加强与推进学校党支部的学习提升,让党员成为教书育人的标杆。丰富党员课外生活,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与影响力。加大后备党员的培养,不断壮大党员队伍。

2. 培育校园文化,彰显育人魅力

1)学校秉承“文化立校,精神立人”的宗旨,大力培育以“国学文化”为底色的校园文化。

一是传承国学文化精神——“心忧天下、百折不挠、敢为人先、兼容并蓄”,使之转化为学校精神,即“敢为人先、敢于亮剑、敢于胜利”的“三敢”精神,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断强化“三敢”精神。

二是弘扬国学文化名人。建设好宣传栏,呈现历代名人风采,目染每一位师生;利用好广播站,诵读历代名人故事,耳濡每一位师生;开办好大讲台,研究宣讲历代名人事迹,让国学经典永流传。

三是研究国学文化进校园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落实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要求,确立国学文化在校园的传承课题,深入研究国学文化在校园传承的路径与方法,要有教材,要进课堂,真正让文化影响人,激励人。

2)学校秉承“教师第一,学生第二”的理念,深度践行“以人为本”的教育理念。

一是坚持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、要事走群众路线,自下而上,问计于师,决策更能反映并符合大多数教师的意愿。

二是尽力营造教师满意的工作与生活环境。凡是教师的合理诉求,必须予以回应,凡是学校能提供的帮助,必须予以兑现,让以人为本的理念落细落小。

三是构建和谐亲切的管理关系。拉近决策层与执行层的距离,让政令更畅通;拉近管理层与教师们的距离,让信息更透明,关系更亲切;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,让关系更亲近,学习更有效。

四是推行情感教育措施,让谈心谈话更常态。管理层与教师的谈心谈话常态化,能让情况更清楚,决策更科学;教师与学生的谈心谈话常态化,能让施教更精准,措施更有效。

3. 践行法治教育,构建新德育体系

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,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,以培养“守正”的学生为出发点,突出“法治”重点,大力普及法治教育。

一是制订法治教育实施方案,构建以“法治”为核心的德育体系,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,形成独有的育人特色。

二是以普法基地为起点,全面系统地开展普法活动,让参观法治陈列馆、观看法治教育片成为学校规定动作,让诵阅法治读本,书写学习感悟成为学生成长记录。还要让学生走出校门、走进法庭观看和体验法庭审判活动,更要定期邀请专家进校宣讲法律知识。学校要利用好现有资源,让法治教育常态化、系统化。

三是以校园零犯罪为目标,不断提高师生的法治意识。学校要把法治教育与平安学校创建相结合,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内外活动,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成长。学校要把法治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,开展诚信教育、志愿者服务、假期社会实践等活动,锤炼学生品行,让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得益彰。

四是以法治教育为主,构建积分制的学生评价体系。坚持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要求,以德为主,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生评价体系,学生的入团,评优评先,推荐奖励等一律以分数形式呈现,从高到低确定。

4. 加强制度建设,优化内部管理

学校管理主要目标是,培育校园文化和夯实校风、教风、学风。要实现目标,就必须不断优化内部管理,而制度则是优化管理的最大保障。学校要理顺管理关系,畅通管理秩序,提升管理效能。

一是强化年级组管理,建立年级组评价制度,内容包括经费管理、师生管理、教育教学、中心工作、工会活动等方面,以量化评分来激励年级组工作。

二是强化处室管理,建立处室评比制度。在三年一届的中层干部竞聘制度基础上,构建以“提升执行力”为主的全面评比制度,促进中层担当干事,促进处室争先创优。

三是强化学生管理,建立健全内控风险制度,以“情感教育管理”为抓手,落实特殊学生的管理,落实寄宿生的管理,落实班主任管理,落实社团管理等,形成和谐奋进的校园风气。

四是强化教师管理,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。学校将分轻重缓急,修订涉及教师福利待遇、评优晋级、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,让代表大多数教师意愿的制度更激励人。

制度建设是推动学校工作的基础工程,要因时而动,因校制宜,并牢牢贯穿人本管理主线,真正让教师们认可和理解学校的管理,提升教师的教育情怀,增强教师的教育自觉,为实现学校当前目标而奋发作为。

5. 突出教研课改,提升教师能力

提升教师能力,抓好课堂教学,是学校管理矢志不渝的追求。

一是始终坚持教学常规管理不动摇,不断推陈出新,落实落细课堂常规的要求。

二是始终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不动摇,不断改革创新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不断地打造“体验式、讨论式和启发式”为主的问题情景课堂教学模式;要深入研究新课改理念,加强班级文化建设,组建学习小组,落实好“目标展示、文本自学、交流讨论、点拨升华、当场练习”课堂五环节。

三是始终坚持教学科研不动摇,不断丰富出新,为课堂教学提供新动能。学校更加注重教研组建设,建立健全教研组评价方案,规范引导教研活动。学校着眼全局确立文化传承、法治教育普及与情感教育实施三个校级课题,举全校之力,精雕细琢,精心谋划,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。学校更加重视以问题为导向的校本研究,支持教师开展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活动,如初高中学科教育衔接研究、人生规划研究、学生阅读指导研究等,以研究指导活动开展,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校园生活。

四是始终坚持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教师培训,打造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。学校想办法让专家进校园,面对面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。学校想办法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,开拓视野,提升见识,丰富经验。学校在坚持培养青年教师的基础上,推出卓越领航计划,让优秀教师更优秀。学校鼓励优秀教师开设校本级工作室,带动一批教师走向优秀。

6. 着力特色项目,打造专业品牌

面对教育的激烈竞争,学校本着“全面发展,突出特色”的指导思想,坚持倾力打造特色项目,让特色更特,成绩更优。为保障特色项目有序发展,学校将进一步强化特色项目管理。一是理顺管理关系。所有特色项目归口教务处管理,年级组负责实施。二是学校出台相关管理方案,规范与促进特色项目更好发展。

7. 完善设备设施,升级校园环境

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学校,不仅环境舒心怡人,鸟语花香,还要脉动时代,智能化、智慧化。未来五年,学校以此为目标并根据实际需要逐年逐步更新换代,不断完善现代化学校建设,打造更美校园。

完成智慧校园升级工程,建成涉及安全管理、教学管理、家校联动、食堂管理、班级管理、教师管理等全面的智能型管理系统,基本实现现代化管理学校目标。

 

四、发展保障

1、人员保障 

学校加强校领导班子建设,不断完善班子年龄与学科结构;学校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,不断配齐配优管理团队;学校加强师资建设,不断引进及培养优秀学科教师;学校加强非教学人员管理,不断提升后勤服务水平;学校进一步加强社会化服务力度,推动安防、保洁、宿管及食管管理现代化。

2、制度保障 

学校根据实际不断地建立健全管理制度,确保全员全程全事都有制度可依;学校强化制度执行,提高督导室地位,加强内部督察,推动各项管理有序有效开展。

 

 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Baidu
map